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农令东郭咸阳更是兴奋异常,说实话,国库内的黄金储量倒是不小,白银储量却严重匮乏,想要用来供中央钱庄发行银票,并支撑民间钱庄进行银票和白银间的通兑,还真是捉襟见肘。

皇帝刘彻即刻下旨,将对马岛和伊伎岛赐给朝鲜国。

没错!

大汉拥万里海疆,他处皆鼓励民间海运,唯有东北角的朝鲜半岛施行禁海令,以北海水师战舰巡海,除却水师战船,任何民间船只不得出近海水域,尤是见得外邦舟楫,一概将之击沉。

现今三韩覆灭,整个朝鲜半岛唯剩属民四十余万的朝鲜国,朝鲜倾全国之力,征兵八万替大汉清剿对马岛和伊伎岛及周边岛屿,留在朝鲜国都东暆城的属民仍近愈三十万。

有退税的政令在前,随后大农府再颁布调整金银关税的政令,反对的声浪也就不算太大了。

依照新的关税律令,对入境的金银将加征高额的金课和银课,以求尽量弥平境内和境外的金银差价,朝廷课征上来的金银税赋,应足以贴补所谓进口退税的支出。

大汉臣民虽不懂甚么金融学,却多是能想明白,皇帝陛下不是贪那些税赋,朝廷也没多收半枚大钱缴入国库,而是以进口退税的方式尽数反哺给汉商的。

况且大农府的公告已言明,进口退税及于但不限于奴隶,日后将研拟及陆续颁布其余品项,主要是大汉境内稀缺的货物,譬如铜锭及汉人知之甚少的橡胶。

世家权贵们不甚在意,豪商巨贾们也觉着挺好,顶多日后从外邦多买些奴隶回大汉便是了。

对马岛孤悬海外,伊伎岛则更是紧邻倭奴本岛,在大汉未有余力占据倭岛时,刘彻是不会轻易在对马岛囤驻重兵的,更不会往对马岛大举迁移汉民。

治国不是写小说,在江南,辽东,岭南乃至漠南都没来得及开发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治理倭岛,那特么不是扯淡?

莫要以为六千余万人口很多,后世华夏光大重庆地区的常住人口就超过三千万,大汉的六千万人口要支撑完整的工业体系尚嫌不足,更遑论维持工业化初期必要的内需市场,若还要往外迁移,那不是历史小白文的经典桥段么?

殖民和占领是完全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这是要搞清楚的,更要谨记英国殖民北美的教训。

刘彻瞧着民意的风向不错,便是加码让廷尉府增修律法,若携金银入境而隐匿不报,试图逃课关税者,一经查实,即追课十倍重税,犯情尤为严重者,可判至枭首抄家的重罪。

律条颁布后,大汉臣民果是不觉严苛,这罚则可比往境外私运兵甲之罪轻得多,那可是要夷族的,甚至会夷个三族九族。相较过往七十余载,大汉现下的关禁已极为宽松,关税又颇低,汉商们挣得钵满盆满,满意得紧,很是知足,着实没甚么可抱怨的。

天佑大汉,正在刘彻为此事忧心时,北海水师从对马岛传来大喜讯,登岛探勘的帝国科学院诸多地质博士已探明数处银矿,储量应是不小。

刘彻大为欣喜,他虽从后世史料查到对马岛有大银矿,却没料到会如此轻易探勘到,且还是容易开采的浅层矿藏。

真是及时雨啊,朝廷开采这银矿倒不是想用来增发银票,而是增加白银储备量,以作为金融调控工具,对冲大汉民间从西方国度获取的金银,企稳国内币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