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

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在合成橡胶的硫化工艺已大幅改进,直接为电线浇筑胶皮不难,虽说看着很粗陋,表面不如后世电线光滑均匀,但终归是能将就着用了。

要晓得,后世欧美在刚开始尝试用电力提供照明时,导线连胶皮都没有,直接刷刷绝缘油料而已,与之相较,大汉现下的电线实在要好太多。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电缆和电线的造价都很贵,贵到大农令东郭咸阳欲哭无泪,贵到皇帝刘彻都咂舌不已。

不单单是材料昂贵,制作成本亦是高昂到离谱,长安周边不到百里方圆所要架设的输电缆线加之撘接的电线,若要尽数完工,耗赀将高达二百万金。

泬西邑架设的无线信号发射塔本就是吃电大户,加之长安周边二百里内的驿站皆是大量装备了简易电报接收机,也按部就班的架设输电线路。

距离灞西高原最远的雍县,足足拉了四百里的缆线,最终却颇是尴尬的发现,传输过去的电流压根推不动简易电报。

两百里,在灞西电站现有输出电压和缆线材质条件下的,稳定电流的极限传输距离,这是帝国科学院的博士和匠师们经过多番验证后,得出的无奈结论。

真的是极限了!

要晓得,为了降低输电线路的电力损耗,尽可能的降低缆线电阻,大汉版的电缆用的铜绞芯已径宽三寸,约合七厘米,与后世五十万伏高压电线所用的钢绞线几乎同等直径。

二百万金,是甚么概念呢?

为了能用火车将雍县石炭运往灞西电站,朝廷从去岁开始铺设四百余里的钢轨驰道,预计今岁岁末将能提早完工,总耗赀比预估的二百五十万来得少,将将就是二百万金上下。

若非大汉境内已逐步用金票,银票和钱票等纸质票据部分取代金属货币流通,极大限度的减少了市面对铜币的需求量,使得大农府能从民间回收大批铜币回炉重炼,光是长安周边正在铺设的数条输电线路所须的千余里电缆,就能耗光大农府和少府多年积攒下的铜储备。

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往往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需要不断累积过后,才能厚积薄发的,能用不到三十年光景将大汉发展成现今这般模样,刘彻已然足以自傲了。

不能急于求成啊!

因着传输线路的损耗实在太大了,缆线制作也很昂贵,铜芯的材料成本自是不提,便连缆线外部的桐油和胶漆涂层,都是耗费颇巨,更遑论从输电线路上搭接的电线。

电线是要接到电报机或灯泡上的,自不可能直接使用粗大的供电缆线,既不划算,更不安全,故是需要更细,韧性更好的铜线,外部好要有性能可靠的绝缘材料包覆,毕竟百伏电压是真能电死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