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

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汉粮价廉物美,早已彻底击溃西域诸国本就脆弱的当地农业,加之汉廷极端霸道的在西域颁布禁伐令和禁垦令,凡擅自焚林垦荒者,杀无赦!

毫不夸张的说,现今敦煌边塞一旦封禁,不出数月光景,已接近百万的西域胡人必定闹出大饥荒。

风险自然不小,但就算出甚么岔子,死的也不是汉人,汉廷自是不会在意的。

粮食在运送途中的损耗也不小,然买单的是西域诸国,作为倾销方的大汉,只求尽量减少境内粮食过剩造成的损失,避免粮价崩盘,旁的也不甚在意。

降低粮食产量?

发展及维持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至少需要八千万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口基数,除却提供合格劳动力,亦要提供足够大的内需市场。

后世欧洲诸国之所以放下历史恩怨,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创立欧盟,主因正是在此。

现今大汉的工业化方兴未艾,且是横跨一次和二次工业化的跳跃式发展,八千余万臣民是不足的。

外族奴隶,只能作为牲口使用,饶是劳力缺口再大,皇帝刘彻和朝廷群臣也已不会容许外族奴隶涉足真正的技术性劳作。

大汉的寻常百姓都晓得,这是原则问题,检举有奖,谁犯谁死!

不可能,现今的粮食过剩无疑是短期现象,随着大汉人口不断增长,将来必定能消化掉这些粮食余量,甚至难保不会出现供给不足。

若非如此,皇帝刘彻为何心心念念想早些搞到美洲原产的玉米、番薯和土豆等高产作物。

目光要放长远,非但不能减产粮食,还得提高农耕技艺,在维持现有耕田亩数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产,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便连昔年靠羌族女奴纺织发迹的田氏商团,现今也已将提花绘本等技术性工种尽皆换了汉家女子接手,以免被大农府工部和商部课以重罚。

在这般情形下,汉廷自是不会再大举募民戍边。

发展内郡工业都劳力不足,迁徙百姓到边郡屯田?

脑子没进水吧?

十余年来,各郡县多是风调雨顺,没甚么大范围的天灾,粮食产量严重过剩,长安太仓和各地常平仓的储粮都爆仓了,没瞧见汉廷都迫使西域诸国改变饮食结构,必须向大汉购粮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