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造神插件 > 第三十章 同族相残

第三十章 同族相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外城垛呈正方形,外缘边长为500米,一圈下来就是2公里。

第二军团将军克拉克亲自带了2个大队的重装步兵和2个大队的凯尔特步兵负责守卫外城垛;每一侧城垛上都放了2个中队,另1个中队则在对应的城垛下方靠着内墙休息,作为第一预备队可以随时投入战斗;而横贯内外城垛的四条地下通道内,2个大队的重装步兵正原地休息等待命令,他们算是克拉克的第二预备队。

克拉克全副武装的在城垛上来回巡视,他脚下的城垛内,四个个大队的杂役兵正隐藏在内部,通过粗实木栅栏上那个小小的射击孔观察着外面,人手一把弓弩,严阵以待。

第四军团将军亚利克斯,手提一把长弓,站立在营寨南侧内外城垛之间的开阔地上;亚利克斯的身后,重装步兵2个大队、步弩兵1个大队、步弓兵1个大队,整整4个大队的士兵列成整齐的长方型战阵;步弩兵在步弓兵外侧,而每个步弩兵或步弓兵的前方都有一个手持方盾的重装步兵;其他三个方向上的开阔地,也同样布置着和这里一样的兵力,而开阔地并没有像格拉斯哥战役那样,挖的残破不堪,平整的很。

内城垛,则全部是轻步兵负责防守,一半人在城垛上呆着,另一半人在内城垛下休息;城垛内部空荡荡的,暂时没有士兵在里面。内城垛四边的大门都是大开着的,由贺格等亲卫们负责把守,若敌人有能耐攻入外城垛,贺格他们才有事做,实际上轻步兵也是这样。

拿下贝尔法斯特之后,副指挥官维勒瑞斯结合弓弩特点所建造的新型营寨,让营寨除了高大坚固之外,还大幅增加了防守时的杀伤力;这时候,王军才体会到,拥有维勒瑞斯这么个稳打稳扎的助手,是件多么的美好事情,亏他前些天还想着踢维勒瑞斯去维稳。

坚固而高大的城垛外墙6米开外,一条宽5米、深3米,环绕整个营寨的巨大壕沟,是新营寨的第一道防线;壕沟底部,布置着无数尖木桩,虽然无法和金属武器的尖锐度比拟,但人直接从上面掉下去,结果很不乐观;随着军官的命令声,四边的营寨大门全开,快速涌出的士兵们拉出一桶桶火油,沿着壕沟一路泼下。

城垛走道的内侧,一般的罗马军寨的做法是每隔五米立一根承重木桩,但维勒瑞斯在修建时就让士兵们把承重木桩一个紧挨着一个建,完全是在内侧也建了一圈的木栅栏;实际上,除了不需要像外侧栅栏必须要高出走道1.2米之外,两者间区别不大,木栅栏的木头和木头之间,短剑都插不进去,严严实实的。无论是城垛内侧外侧,维勒瑞斯都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位置开了几十厘米的射击孔,每隔1.5米开一个;为了能够让士兵方便进出城垛内部,在城垛内侧的木栅栏上还设置了一些可以开合的栅栏门,并可以在内部锁死。

除了是木质结构,围绕营地一圈的城垛已经和石头搭建的城墙没有啥两样,而且内部可以隐藏更多的士兵;为了应对木质结构建筑怕火的最大缺点,城垛的走道上铺了一层装满海砂的布袋,而且城垛内墙的外缘下方也堆放了大量的沙袋,以应战时之需。

从外城垛内侧往营地内走60米,又是一堵高高的木栅栏;维勒瑞斯受只会动嘴的王军启发,构建了和外围城垛结构完全一样的内城垛,就是周长小了一大截,而且外侧没有壕沟。格拉斯哥之战后,王军提出了营寨设计时应当采用内外双城结构,而这个提议被维勒瑞斯很好的吸收,并在建设这个新营寨时进行了实践。

内城垛再往内走,营地里遍布着千百个类似后世地堡形式的建筑,两米高的平屋顶上布满了砂袋,进入屋内后发现这屋里的地面被下挖了几十厘米,空间还不错,就是这“窗户”数量多了点,“窗户”的开口也太小了点。

没有了帐篷,这是营地内部的巨大变化;既然是永久性建筑,王军还是很支持自己的部下们投入人力物力去搞好点;帐篷只是作为临时营地用下就好,没有防护力,比木头还易燃,只是方便携带和方便搭建而已。

营地里靠近内城垛附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相对简陋的“地堡”,大门开的比其他充当官兵宿舍的“地堡”要大三倍;这是王军的另一个“发明”,从这四个“地堡”可以直接从宽敞的地下通道直接进入外城垛的内部,即可以隐蔽而安全的让营地内的士兵前往外城垛,也可以让外城垛的士兵隐蔽的撤回营地内部。

大战在即,王军快速收回了布置在贝尔法斯特城镇里维持治安的步兵,外派的斥候也陆续收回;骑兵军团则让奥塔带着一路向北跑路,赶到十来公里外的巴利克莱尔附近隐蔽,天亮时候再返回,并自行择机投入战斗。

凯尔特步兵组建了两个大队,共1200个,现在全部被派到外城垛负责戒备;他们的家属已经被无耻的克拉克全部送到不列颠去生活了,克拉克托王军给士兵们的家属搞到了罗马三等公民的资格,再预支了三个月的军饷直接发给家属带走,现在这些凯尔特士兵乖的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