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中王传 > 第三百章 优抚汉中

第三百章 优抚汉中(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贱时为昭宣年间,“谷石五钱”,最贵时“米石至万钱”,这是连年饥荒战乱之时。其余时候大体维持在百千左右,数十则贱,百余则贵。据出土文物测量,汉石谷物约重今五十至六十斤。

张鲁治理汉中这几年,倒是风调雨顺,而且本来汉中也是西北小江南,且地形封闭,鲜少有水旱之灾,因而如今的汉中也算是民殷郡富,百姓的负担并不算重。

刘征这才选择了以这种方式,以慰藉对数万将士的愧疚之心。总的来说意义大于形式,刘征需要让汉中人都知道,自己心里是有黎民百姓的。

刘征请二老坐下休息,而令手下其他人都前来帮助二老收割稻谷。赵云曾在华阴无忧谷中做了几年农活,对这一块并不陌生,当即便挽起袖子带着人下了田地。

以汉中目前十余万户之数,此策虽然所费不少,但对汉中根基并无太大影响。且汉中府库尚有余粮二百万石,足支汉中兵马耗费。

所有人听到刘征这道命令,都很是欣喜,这对老夫妻听闻汉王这话,激动的赶紧跪拜谢恩,刘征只得赶紧上前扶起。

周群随身自带笔墨书简,当即便把刘征的话记了下来。

还没写完,刘征又对周群说道:“再加上一句!此策为今后定制!万世不易!”

“汉王德怀万民,仁播天下,周群感佩!”说罢于是又加上了这句。

总的来说汉代税赋在历朝之中,算是较轻的。汉初高祖定田亩十五税一,景帝半之,改为三十税一。至于后来,确有所加重。

汉代税赋主要为两部分,《汉书·食货志》载:“既收田租,又出口赋”,大致如此。

田租自然就是粮,口赋既“口钱”、“算赋”,简而言之便是人头税。高祖四年始为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商贾加倍,为二算。后来为了鼓励人口繁衍,“令民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

特殊时期,则又有不同,武帝为伐匈奴,又增加了口钱,口钱既是对十五至五十六以外的人征收的人头税,具体为“民三岁至十四岁,出口钱二十三”,大约为成年人的五分之一算。

很多人对这个钱的价值可能并不太了解,可以谷物价格来看。两汉五谷价格,大体上一石约在百钱左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