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中王传 >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诸王之制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诸王之制(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景帝时,吴、楚七国恃其国大,遂以作乱,几危汉室。及其诛灭,景帝惩之,遂令诸王不得治民,令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

自景帝朝七国之乱之后,诸王便被禁止治民,诸项举措也大大削弱了诸王对王国的控制权利。

“武帝改汉内史、中尉、郎中令之名,而王国如故,员职皆朝廷为署,不得自置。至成帝省内史治民,更令相治民,太傅但曰傅。”

到了汉武帝手里,诸王的权利可以说是彻底被架空,不但裁减更改的诸多官员,连仅剩的官员也必须由朝廷安排。

这样一来,诸王完全成为了一个只享用土地租赋的“普通贵族”,而实际上王国的统治权利全部都收归了中央。

第四百五十一章 诸王之制

刘征大会群臣,许靖突然提出的议题令众人皆是一惊。

汉初诸王之制,此事非同小可!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又其官职,傅为太傅,相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及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

许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建议刘征复行汉王诸王制度,在益州建立一套百官制度,以便于统领诸事,同时也是对天下的震慑。

而且还有更绝的,那就是“推恩”,连诸王仅剩的土地和爵位也要不断分给子嗣,这就是为什么身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却成了一个织席贩履的庶民。

土地越分越小,王国子嗣江河日下,甚至到后来有的人连给宗庙的供奉都出不起,以至于直接除去爵位。

汉初诸王“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一下皆自置之”。

汉初承袭秦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当时的诸王国只有丞相是中央朝廷指定,其余都由诸王自己设置,且规制跟朝廷完全一样。

其实许靖的意思看起来就是建议刘征在益州也设置一个朝廷出来,用以对抗天子在手的曹操。

而且此举有根有据,算起来也并没有违背祖宗礼法。

之所以说是“汉初”诸王之制,是因为后来王国的权利日渐削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