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汉中王传 > 第四百六十七章 据水阻敌

第四百六十七章 据水阻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桂阳最先接到长沙告急文书!

时桂阳太守赵范,接到韩玄发来的文书,以及黄忠手书调兵令,心中一时惊叹。

桂阳不比长沙,长沙乃荆州南四郡之首要,因此屯兵是要多过其他三郡,由此可知桂阳更是兵少。

论人口,江南四郡中,长沙为首,其次零陵,再次桂阳,最少武陵。

若按顺帝年间统计,长沙、零陵人口百万,桂阳人口亦不下五十万。经过多年天灾动乱,如今已经减少许多,但是也绝不至于兵不满万的境地。

刘备将大营扎在双峰山之后,留下陈宫、法正以及三千兵马,其余万人尽皆随其扑往罗县。

黄忠始料不及,没想到刘备竟然这么快便进军,于是深沟高寨以为防守。

黄忠兵马虽然不及刘备,但是好在有险要可守,这险要便是罗城之前的罗水!现在春水泛滥,正是河水上涨之际,黄忠因以为守。

《一统志》记载:汨罗,江名,在湘阴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阴,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

古罗城便是现在黄忠驻守的罗县城!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湖南汨罗。

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刘表定下了规制,除长沙外,其余三郡兵员配置不得过万!

向桂阳、零陵这两郡基本上也难得遇到什么军情,驻军基本上也就是震慑一下山匪蛮夷而已,因此实际上也没有驻大军的需要,而且江南过重,对刘表来说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前面可有张羡叛乱的教训在呢。

桂阳郡位置约在今湖南郴州以及广东韶关,治所便是今郴州附近,名郴县。

在这个时代汨罗江还不叫做汨罗江,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长沙汨罗渊,屈原所沉之水。

因此实际上应该叫做汨罗渊,而流经罗县城的应该叫做罗水,也不知是城随水名,还是水随城名。

黄忠自双峰山退却罗县城之后,便将罗水渡口拆毁,舟船尽驱南岸。

刘备率军至罗水之后一时并不得渡,于是便隔水扎营,立即遣士卒造作舟船,修复渡口,又令人沿途寻找渔船以增军用。

罗水并不是大江大河,并不足以长久抵挡刘备兵马,但是在黄忠看来,也足够拖上刘备几天了!而这应该就足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