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随身携带个地球 > 第064章 间接聚拢人才

第064章 间接聚拢人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止国内,国外的一些科技人才也有不少被李庠的国外科技公司囊括。除了有个牌子在国外好办事外,也可以借此聚集那些海外华人科学家。

他们虽然都没有太平国国籍,甚至不知道背后的大老板是李庠,照样在为李庠打工,已经陆续把李庠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三千多项专利了。

空间中的科技资料多如牛毛,但是过多的专利申报不止是引起国外的jing惕,还容易引起国内的关注。李庠可不想在自己实力不及时,眼巴巴的看着为别人做嫁衣。

那三千多项专利,都是有针对xing有分量的技术,不止是可以带来大把的钞票,一些还将成为别人绕不过去的门槛,即使分散在十几个公司中,也一样惹人注意和嫉恨。

尤其是在电子等行业方面,更新换代的速度格外快。十年前的手机、电脑和现在的手机、电脑差距太大,甚至一两年的时间都差了一代。

很多项目不等李庠培养起自己的人才来,就已经过时落伍了。

幸好很多优秀人才即使无法成为自己的国民,也肯听从金钱的调遣。

华夏土这些年财富积聚的很快,但是科研经费却依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这些年科研经费是增加了,但这些钱的去向就跟那些个基金会差不多,雁过拔毛下,真正用于实际研究的还能剩下多少?就是到了科研人员手中的那些资金,也不可能都用在科研上。买车买房出国旅游开会请客等等,哪个不需要钱?更有甚者,一分钱都没有实际应用,全部揣自己兜里,然后抄袭造假,一篇篇论,一组组数据就这样出来了。”郭朴诚就曾经深恶痛绝的对李庠说过。

这个主要研究数学的博士,还挂着一个科学史硕士研究员的头衔,这让他并不像很多科研人那样只关心自己专业,相反眼界格外开阔,对华夏土科学界的那些事情都比较了解。若非如此,37岁的他也不会被李庠任命为太平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并担负起为李庠梳理各种技术情报和搜寻各种科技人才的工作。

“科学界论资排辈的情况很严重。母国教育界这么多年的培养,即使很多教育方法不当,但依然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是这些年轻的科技人员根得不到充沛的资金和各种实验的机会,聚集在京都、魔都等大城市的生活成又很高,他们对资金和待遇、机会等更为关注。这些基础扎实,又有一定想法的年轻科技人员是最值得我们拉拢的了。”

这就是郭朴诚对李庠的建议。

李庠的一些公司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更宽松的环境,优厚的待遇和更多的机会让一群群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纷纷跳槽入彀。一些正当年的科技骨干,也在金钱大棒的挥舞下和更多机会的诱惑下,来提供各种兼职指导服务。甚至有些为了更好的科研项目条件,而直接投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