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洪荒世界教主通天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黄帝与功德

第三百九十六章 黄帝与功德(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

自此,九州也就渐渐成了整个东土神州的代称。

此外,公孙轩辕还设置了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个官位,来协助管理国家。

在公孙轩辕统治人族时期,人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更有许多发明创造,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泛运用着。

比如,公孙轩辕的正妻,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织绸做衣之法,并将之推广给了有熊治下的所有子民,自此开创了中华民族那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模式。

在有熊部落的铁血统治下,尽管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可此后的十数年里,仍有数以百万计的所谓“九黎妖魔”惨遭有熊部落屠戮。

在有熊部落无限级谎言宣传攻势下,慢慢地大部分人族之人,也都认可了有熊部落的炎帝正统身份。而经过血腥的压制,那些敢于反对者,也尽数被屠戮一空,天长日久之下,有熊部落的统治,也慢慢稳定了下来。

公孙轩辕自言身禀土德,厚德载物,而土色黄,遂自称黄帝。而在有熊部落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所有人族部落也开始被统称为炎黄部落。至于那真正的炎帝部落嫡系的一只,九黎部落,则被彻底妖魔化,在有熊部落的全力打压下,不得不完全撤离了中原地区,迁向了东、南等极远的蛮荒之地。

虽然是靠着造反起家,但公孙轩辕在治理国家方面却是有着非凡的手段。

一统中原后,公孙轩辕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国家体制,最早的奴仆制的雏形。

公孙轩辕还让手下,一个叫大挠的人,制作出了甲子纪时之法。即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来纪时,这便是沿用至今的、大名鼎鼎的六十元辰。

黄帝手下的史官,名叫一个名叫隶首的人,也有一项沿用至今的发明,算数和算盘。

此外还有,力牧将军发明了车轮和车,风后丞相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指南车;乐官伶伦发明了律吕,并据此定出五音十二律。

另外,在公孙轩辕时期,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名垂千古的发明。

公孙轩辕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因而田地的纠纷时有发生。实际上,有熊部落与炎帝部落之争,起初便是借田产纠纷引发,而后被有熊部落无限扩大的。

有鉴于此,公孙轩辕以步丈亩,将全国田地重新划分,建立了井田制。

所谓井田制,便是将田地按照“井”字形划分,一井共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每块百亩。八家合种一井,中间一块为私田,八家合种,收成归政府所有,其它八块为私田,收成归耕种者所有。

当然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每一井的土地都是正好的九百亩,由于地形地势的差异,有八百亩为一井的,也有一千亩为一井的,等等,不一而足。

在井田制的基础上,公孙轩辕还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各级管理机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