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西北之王 > 第八十八章 人才的碰撞

第八十八章 人才的碰撞(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旧中国封建氏族家族奉为金科玉律的“人才培育”指导方针。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出自这些官宦、富绅、商贾、买办等上流社会家庭。

在没法等待十年树人结出的丰收硕果之前,要想挖掘人才,就得去这个圈子里撒大网。

随着话题越聊越投机。渐渐地,像杨增新、杨绍周、曾世成等年纪大了的长辈级人物,纷纷离场。把和空间让给他们这些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年轻人。

跟楚宣交谈,无疑是唐朝最感舒服,也最感愉快的。

而楚宣对也唐朝这位重视教育的开明军阀也有着由衷的好感。特别是当众人将话题聊到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时候,从这帮“土豪富绅”子弟的嘴里说出来的一些事实,可把唐朝深深地震惊了。

原本只不过是走走形式主义的接见会谈,因为多了楚宣和曾凌两位来自关内的精英人物,不知不觉变成了气氛祥和融洽的恳谈交流会。*.*

一直就在为身边缺少得力人才而苦不堪言的唐大帅,今儿个好不容易撞上两个难得一见的军政人才,简直就跟饿狼逮着了小羊羔似的,咬住了绝对不会松口。

以唐朝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欧洲战争的走向、国内时局的动荡作出的精辟分析,精确推断,大胆预言,毫无意外地把像楚宣、曾凌这样的高端人才侃得晕头转向,迷得神魂颠倒,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在跟来自兰州和西安的几位大商巨富谈及民航客运公司的创办事宜的时候,兰州大户沈培伦的长子沈文博、小女儿沈文静,西安富商张守功的三张逸,这三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无一例外的都成了唐大帅最热忠的粉丝。

这次的盛会,所有被邀而来的嘉宾,举凡是家里有比较出众的后辈子女,都被他们的父亲带出来见世面,目的就是为了希望能让唐大帅提携关照他们的子弟。

“大帅,共和是不是真的适合当前的中国,我现在已经感到非常的迷惘。”楚宣坐在唐朝的对面,脸色显得很沉重。“可有一点,我对废除科举这一条,极力反对。孙逸仙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我在江浙一带的农村藏了一段。在这期间。我走访调查过一些县城。用大帅的话来讲,其实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分子!”

“楚,此话怎讲?”唐朝眼显惑然之色,心里禁不住嘀咕着,旧中国可能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

“我曾经在一个非偏远,教育相当落后的县城作过详细调查。非常难以置信。在那等偏远的县城,居然有三百多个秀才。”楚宣目睹在场所有人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郑重地强调说道没,就是三百多个!我没说,你们也没听。按秀才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教育,只不过他们学的主要是儒家文化,道德文章。对数学、物理、化学和自然常识这类学科不是很了解。后来我又去了另外的几个县城,无一例外。那里的秀才儒生更多。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清朝末年,国人的识字率最起码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对此,唐朝当然不会拒绝。

世家子弟当中纨绔少爷和千金娇的确不少,但他们同时也是这个时代受过最好教育的知识青年。只需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循序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重新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假以时日,这些人很有可能都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骄子。

杨绍周、郑裕德等人老早就在琢磨着如何找个合适的机会,把他们各自家的孩子介绍给唐大帅。如果能有幸被唐大帅看中,那可是天大的造化。只可惜。唐大帅一直都是个大忙人,经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今儿个终于逮着大好良机,所以这帮精明的家伙自然不会轻易过。

这么一来,唐朝可就大有收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