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阳光大宋 > 434、档案的魅力

434、档案的魅力(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昨日将近酉时才散。这可怪了,你给他们施了什么法术?这帮小子平日可等不及下学就要往外跑的,昨日愣多坐了一个时辰。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张庭奇道。

“哦?好哇,我这就去看看,走,咱们一块去。”梁丰乐呵呵拉起张庭,两人一道放轻脚步朝率性堂走去。

“杨传永。”“在!”

“杜厚泽。”“在!”

“谭鹏。”“在!”

吼吼,我算不算反应迟钝,到现在才发现一个事,好像扇子也有书友的保底月票了,“玩火的猪”又送来一张!噢耶!!

~~~~~~~~~~~~~~~~~~~~~~~~~~~~~~~~~~~~~~~~~~~~~~~~~~~~~~~~~~~~~~~~~~~~~~~~~~~~~~~~~~~~~~~

在大宋有个烦心事,就是当了领导,你得比别人要起得早些才行。

这个朝代采用的是点卯制度,就是老大清早起来,搬把椅子往正堂一坐,下面的人陆陆续续过来请安。旁边有人点名,点到的当然就算准时,没点到的就迟到、旷工。

这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领导起了带头作用,一般没人敢不来应卯,除非家里有重大事情或者自己找死。

张庭听从梁丰的吩咐,两人没有大张旗鼓进去惊动众儿童。而是先静静站在墙根听。这会儿听到里面居然是点卯的声音,张庭瞪大了好奇的老眼。忍不住伸出脑袋朝教室里看过去。

“卧槽,他们真的在点卯啊!”张庭小声说道。

孙奭百无一用,这点可坚持得非常到位,在他的熏陶下,国子监上上下下没人敢迟到。君子私德好,这也是特点之一。

但对于梁丰来说,实在是个要命的差事。自家住在启圣院巷口,要来到国子监,最近也要经过太平兴国寺、开封府、然后转浚仪桥街到御街,再路过大相国寺,出朱雀门,过新宝康桥门,最后才到国子监。那路上又不是柏油,也不是水泥,而是石板,年深日久,难免坑坑洼洼。坐轿子又慢,坐马车又抖。天天搞得梁丰不舒服。

这死老头,自己住在宝康桥对岸,来回不过数十丈路。起码可以比自己多睡一个时辰才慢慢起床。自己苦逼啊。现在还好。凉一点而已,可这冬天马上就到了,一路天寒地冻赶路上班,真是受罪!

每次点卯,梁丰都忍不住要恨恨地如此想。转动心思找找制度的漏洞,怎么样才做到马列主义的大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老张。昨日率性堂什么时候散的,有什么动静?”点卯毕,梁丰留下张庭说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