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乱世里的枭雄们之隋唐风云 > 第七章造反的根源性研究

第七章造反的根源性研究(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汉景两朝统治期间,国泰民安,被世人称为文景之治。

而后面这位皇帝,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杨广兄弟,杨广统治的隋朝被认为跟秦未一样的□□,杨广的名字也常常跟夏桀商纣著名暴君等联系在一起,成为后来者的反面教材。

这说明,皇帝也分无作为的好皇帝跟有作为的坏皇帝。

借用教科学的话,杨广对内穷奢极欲,对外穷兵黩武,虽然也干了不少好事(修长城运河),但不惜民力,把百姓逼上了梁山。古往今来,挑战百姓忍受力极限的帝王中,杨广称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各地一百八十路起义军中,除了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军外,还有四十多起地主武装,可见杨广先生实在生猛,把农民逼上梁山外,硬把本是同盟的地主都给逼得要跳墙。

第三年,在保障各项工程顺利进展的情况下,在东举办了大型文艺杂技音乐博览会,

第四年,皇帝陛下不辞辛劳,亲自北巡,陪同人员如下:文武百官,士兵五十万,马十万匹。视察结束后,皇帝陛下当即拍板修长城,并在回来的途中,决定在太原开工另一重点工程:修晋阳宫。

第五年一开春,大运河永济渠段开工建设,同年,皇帝陛下北巡,检查长城修建情况。并于年底在东都举办了一界成功的鹰师大联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用工情况紧缺,皇帝陛下急中生智,发挥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的特性,号召广大妇女同志爱工装不爱红装,积极上工地挣工分去。

第六年,在国内大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皇帝陛下积极开展对外军事行动,大败不服管理的吐谷浑,使帝国触角直抵西域,史家公认,帝国之盛,极于此矣。

第七年,皇帝陛下在东都召开藩国大联欢,并对拒不到场参加的海岛属国流求用兵,克之!

李密第一个投靠的是盘据在平原郡的一支队伍,队伍头目叫郝孝德,是造反界的老前辈,手下有数万兵马,算得上实力派人士。

李密是带着满腔热情上山的,但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入伙有时候比考公务员还难,林冲拿着柴庄主的介绍信都差点被赶下山,何况李密这样外观不具观赏性,手中有没有资源的人。

果然,上山后,郝孝德听说是杨玄感的谋主,还特地抽空接见了一下,见面后,郝孝德完全失去了信心,聊了没两句,就说一句庙小容不得大龙,将李密打发了。

第八年,积极开展军备,广招兵,深积粮,准备对高句丽用兵。

第九年,皇帝陛下亲率二百万大军(实数一百多万,算民工要超二百万)进攻高句丽。

第十年,再征高句丽,如果不是国内突发政变,说不定已经拿下高句丽。

第十一年,三征高句丽。

跟前面两位无所作为的皇帝相比,这位皇帝可谓勤劳勇敢,政绩彪悍。但熟悉历史的同志大概也猜出来了,前面两位皇帝是汉文帝跟汉景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