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逐鼎 > 第443章 教育续

第443章 教育续(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于是,赵询又将此项重任交给了教育司来完成,对于这些搞学问的人来说,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只不过赵询知道,这编出出来的百家姓和自己记忆里的百家姓可就不同了。

而《千字文》和《三字经》的出现,则让余静狠狠的震惊了一把,对于赵询,他现在也是雾里看花,越来越模糊了。一两个月下来,赵询接二连三的拿出奇思妙想和两本意义不小的著作来。

对于余静的好奇,赵询还真没的解释,只能是视而未见。否则,以后解释起来,越来越麻烦。

事情交给了教育司,下面的工作自然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了。为了修订教材,赵询让教育司专门成立教材团体,可以邀请非幽州人士参与。因为要在教材之上留名,赵询也相信,会有不少人参加的。

骁果军忙于教材的修订和书院的改革,也使得南北很多人稍微放下了紧张之心。在七月份,赵询依照自己的约定,将万马送与禁卫军,此次没人去抢了,这是赵询和禁卫军之间的协约,不是献与朝廷,只是彼此之间的交易。

赵询摇头说道:“哪有那么多主意,我想将治下的学院划分一下等级。”

在燕国,士子们都是读书后,以成绩划分等级,并没有以书院作为标准。或者说,书院没有明确的教授等级。

“我准备将骁果军治下书院划分为蒙学、乡学、县学、府学,每等三级,学满三年,考试,考试过着,可入上一级。各书院可有商人或者私人筑建,但先生和教授内容,则有教育司统一规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材。”

“此外,府学之后的学生,才有入地方做佐官的权利。蒙学可随意,乡学、县学学院,可有私人建立,但必须报备教育司备案,有教育司统一配备先生,配备教材以及管理人员。府学有教育司直接承建,有教育司管辖。”

半晌,余静皱眉道:“这种方式是好,但现在编制教材就是个大问题,先不说什么才是标准,才是适合。就是现在外面争论的一般,谁也说服不了谁啊!”

幽北的粟末靺鞨部和辽东国战斗正酣,在骁果军武器的支持下,粟末靺鞨部和辽东国诸将持平,辽东国开始损失疆土,当然,相应的,骁果军也增加着疆土。而骁果军跟在在增加的土地上,修建其自己的城池。有了水泥的协助,修建城池方便了许多。就算不怎么坚固,但有就是比没有强。与之对应的是,大队的百姓随即就迁入这些地方,补充这里的人口。

赵询冷笑道:“你管他们做什么?教育司制定,必须遵守。有意见?就让他们滚出骁果军治地,要不,就成为骁果军教育司的一员,参与骁果军治下教材的制定。对了,这些教材的修订,让教育司下属的一些有能力的先生们都参与进来,特别是一些有争议之处,不要采取一人之意见,要多人意见的决定。”

“大都督放心,属下决不辜负大都督希望。”余静恭敬的说道。

余静离去之后,赵询则又想起了有号称三大启蒙读物的《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三字经》来。其中《千字文》本应出现在南北时期的梁朝,其余两本,则是宋朝。但没有某种契机和某些人的缘故,直至大燕,这些均为出现。

这三部书的出现,都给整个名族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其中,《三字经》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虽说《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赵询苦思冥想,对于《三字经》和《千字文》还好些,这两部内容还能写下来,但对于百家姓,自己也就只能记住前面小部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