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逐鼎 > 第759章 新政令2

第759章 新政令2(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赵军要与他交易琉求岛之事,慕容成很利索的答应了,顺利的完成,有些让赵询难以适应。随后他就明白,除了形势所逼之外,慕容成对孤悬海外的琉求岛,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心思。

想想也是,慕容成现在内外交困,那里还会在意一个海岛?虽然这个海岛还大,但是,始终与内陆不相连。而为了补充自己大军所需,也不愿再激怒赵军。所以,对于赵军的要求,慕容成很干脆的答应了。

回到幽州城,经过了解之后,赵询当即让赵地海商将交易物资运输给齐军。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赵军要遵守交易原则,而是赵询不希望慕容成败得这么快。尤其是,赵询希望慕容成能喝司徒彻的蜀军好好的战上一战。另外,西域之地的战事并不算完结,赵军需要时间。因此,得知齐军现在的向西情况之后,赵询才让人立刻将交易物资,尽快的交付慕容成。

现如今,在整个南方,洛阳王和汉中王以及蜀王都在图谋荆州。而蜀王、楚王也在图谋齐军。其中汉中王、洛阳王与蜀王同出一脉,赵询自然不希望司徒兄弟发展的太快。

虽然北方天气逐渐寒冷,但南方的气温还是比较温和的。故而,在接手琉求岛之后,赵军立刻就开始从广州府迁入大量的百姓入住琉求岛,并开始开发琉求岛。

在耗时三四年的时间之后,赵军终于用驰道将赵军治地所有的州府相连起来。这对于赵军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无论是北方还是西方,通过驰道,赵军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军队调至所需要的地方。其次就是对商业的好处,有了这些驰道,没有什么地方是商人不能去的。

虽然赵询返回幽州城,让南方诸侯为之一紧,但得知赵军大军并未折返,往西域迁移人口的行动也未曾停止之后,除了加派探子注意赵军行动之外,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除了赵询和亲卫军之外,西域三个大国,近二十余个小国的国王,王室也都随同赵询一起至幽州城。他们身为赵军勋爵,又无实职在身,所以,按照大赵规矩,他们都要在大赵安家,在大赵都城入住。当然,他们此次前来幽州,也与赵询此次回幽州要进行的大事有关。

经过几个月过去,赵军对现在占据之地的改制,已经完成的差不多。这些西域人也习惯了新式制度,对于国王的存在与否,他们渐渐忽略。毕竟,自己获得的实质好处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国王之中,除了龟兹国是和平交权,有一定实力外,其余两个大国国王都是不足十岁的小孩子,自然不会拒绝赵询的要求。而那些小国,现在连国家都没了,他们就更不敢有异议。

除了临近年关,赵询刻意回家之外,也与南方诸事有关。当然,赵询此次关注的不是荆州战事,而是琉求岛顺利的从齐军手中换取回来。

回到幽州的赵询,听闻琉求岛被接收之后,当即就下令,将琉求大岛改名为台湾岛,而台湾岛北方依旧称之为琉球群岛。此外,还在台湾岛修筑城池、海港兵以此最为海商中途修整之地。

此外,这台湾岛还适合终止甘蔗。虽然赵询很清楚,在东南亚各国,更适合种植甘蔗。但赵军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拓展到那里。不过,等到赵军拿下交州之地,那东南亚之地,还能逃脱赵询之手吗?

因为台湾岛之上的居民还不是很多,赵询让属于王府的白羽商会带动一些亲近重臣名下的商会在此地开办了不少种植园。甘蔗,这可是白糖的原料。而如此做,也是为了让新进迁入台湾岛的难民,有一个出路。

琉求主岛,也就是台湾岛,原本是齐军辖地,后齐军更是在琉求岛上建立海港,与隔海相望的扬州南端和江州东部遥相呼应,收取过往海商税赋。

齐军几年前从此地,收取了为数庞大的赋税。但现在,齐军海军三分之一被赵军拉拢,剩余的海商大都悬挂大赵旗帜,从琉求岛东部海域绕行而过。而北方楚军和西面蜀军的攻伐,也使得齐王慕容成无暇在顾及税收问题。其中,齐军剩余的海军,都出现在徐州东部海域和扬州东部海域,策应齐军的攻防战。

而齐军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北面,是楚军在扬州和徐州的边界之上苦战僵持。虽然慕容成凭借自己的基础,将楚军赶出扬州北部。但是,楚军也黏在他身上了,在扬州北方死咬住不松口,不间断的向南攻伐。而齐军则要顾忌南面交州和西南面蜀军对江州的谋划,故而不能在北部使尽全力,双方苦战不下。

因为三面皆敌,除了交州稍好一些,在赵军占据广州府带来的变数,再加上交州地形复杂,让蜀军在交州的行动减缓了许多。但是,饶是如此,慕容成同样面临楚军和蜀军的围攻。

战争可不仅仅要士卒,还要粮草物资,还要钱财,还要兵甲器具。但是,这些物资对于现在的齐军而言,都很短缺。要知道,一场大战所消耗的物资,都是为数庞大的,尤其是僵持战,而后方又无人无力生产之后,所需的缺额就更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