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逐鼎 > 第816章 汉军的反击5

第816章 汉军的反击5(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什么?”赵询和帅帐之中的将校闻言脸色一变。如此手段对待麾下士卒,绝对是罕见的。当然,如果麾下士卒是降卒或外族,那自然另当别论。

司徒亮沉声道:“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攻打的渭南县城的守军,根本就不是渭南县城原本的守军,也不是渭南县城本地出身的士卒,而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将士。他们的家眷,都被林书成给软禁了。他们胜利或者战死,其家眷才能保命,否则,他们的家眷将性命不保。这埋伏在外的这两千余人就如同昔日我们在幽州北部之时一样,他们分散在周围秦岭余脉之中躲避多日,近日这才奉令死战。”

“埋伏数日不出,厉害!还有这样的被逼迫的军队,难怪这渭南县城内的守军不在乎城墙的倒塌,不在乎我们大军逼近,也不在乎我们投石车的强攻。原来,他们没得选择。这林书成也太狠辣了吧,对自己的麾下将士都如此,简直……”赵雄忍不住感叹道。

司徒亮和赵询二人则都是眉头不由一皱,脸色更是阴沉起来。二人不得不担心,林书成既然玩出这般花样,如此的狠辣,岂会就单单是如此?

“林书成如此做法,他也不怕麾下将士不满?甚至是这些将士阳奉阴违,甚至会向汉中王表示不满?他这般说,定然会与西雍州的汉军产生难以化解的矛盾的。”禁军第一镇将军赵康不解的说道。

让护卫军和辎重队感到不解的是,这些设伏的敌军并没有立刻逃命,而是拼死与护卫军和辎重队对战起来,而且是悍不畏死,在作战意志之上远超其他汉军军队,甚至不亚于赵军精锐士卒。

这些悍不畏死的敌军士卒愣是击败了人数多余他们的赵军护卫军和辎重队,随后带着剩余的残部逃离,远遁而去,就是赵军的辎重队和护卫队对此也不敢追逐。

四千辎重队青壮一千战兵护卫,最后辎重队还剩余半数,护卫也折损半数有余。这让渭南县城之下的赵询、司徒亮等人都大吃一惊。要知道,辎重队虽然只是负责大军后勤辎重运输,不参与正面战场。但是,辎重队有时还是要负责战事的,比如攻城器械的操纵,都是需要辎重队参与的。所以,辎重队一般都是上过正面战场的。此外,他们还负责战后尸首的收拢,所以,辎重队士卒虽然不如正规士卒,但是,在战兵的带领下,应该不比士卒差多少才是。

尤其是赵军的辎重队,几乎不比正规士卒差。这些辎重队都是赵军收降的俘虏和青壮进过训练组成的。他们与战兵相似,唯一少的就是甲胄和一些武器。当然,辎重队也是配备有武器的,只不过只有横刀一样而已。此外,辎重队之中的军官,可都是赵军镇兵出身,平日里,也是要经历正规训练的。

所以,五千余人被对方二千埋伏不算什么,但是被对方击败甚至不敢追击,这就不是小问题了,尤其是对手还是汉军伏兵。据战后回报,这些伏击辎重队的皆是配备轻甲,长弓和长刀,其他的重型武器皆没有。但他们作战之勇猛狠辣,就是这一千护卫辎重队的战兵也远远不如。这两千突袭的汉军最终逃掉了几近千余人,其余的,也基本上都与赵军辎重队和护卫战死在当场。

司徒亮沉声道:“这林书成所为,要么已经得到汉中王的应允,要么,其已经将责任抗了下来。林书成很清楚,如果拦不住我们,其他的一切介休。如果拦住了我们,就算他在怎么让西雍州的军队不满,也奈何不了他。或者说,林书成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也顾不得在乎了。不过,这一手确实狠辣。战后如何安抚的不妥当,定然会让西雍州汉军崩溃。如果战败,这西雍州之地汉军算是难以落脚了。所以,看起来对我们不利,但如果我们能战胜对方,林书成所为对于我们接管西雍州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询沉声道:“林书成这是在赌博,与我们赌一赌胜负。对了,杨望清那里的情况如何了?汉中的援兵现在已经抵达至何地了?”

“汉中的汉军援兵现在兵分两路,一路向北,已经赶至新平、武功一线,与我们的大军泾河一线对峙。一路直奔长安之地,现在已经占据咸阳,并开始进驻长安。”

因为摸不清这两千人是哪里来的,也不清楚如此这般悍不畏死的汉军士卒是哪里出现的,赵询暂停了对渭南县城的攻伐,而是转到对周围情况进行详查,此外,也要摸清这两千人是哪来的。当然,最重要的是需要知晓这两千人哪来的那么大的战斗力和拼死之心,这不能不让赵询感到疑惑。

“这以前三百余人,让我们都付出了这么久的时间,还付出了几近两千的伤亡。司徒亮,可从俘虏口中探知他们的详情?”此刻的赵询脸色很是不好看。开始司徒亮遇袭,遭到了埋伏,自己在帅帐提醒对方。

可现在,大军汇合之后,小心小心又小心,结果还是被对方钻了空子,让对方突袭了己方后勤队伍,损失不小。这追击这一千余人,更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赵军的损失比对方好高。

司徒亮自然也明白此刻大王心情的不爽,见赵询询问,沉声回答道:“回禀大王,先后两次激战,我们已经将伏击我们后勤队伍的两千五百余人围歼。最后逃离者不到白人,其余的,只有八十余俘虏和二百余重赏员,其余的,尽皆被斩杀。这被斩杀的士卒,也是因为对方拒不投降,战死当场。”

“经查,这些人都是万年县、渭南县、颌阳县等地的士卒,汉军的正规军出身。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有家眷之人。他们这些军队之中,军官的家眷也都被林书成下令调至长安,普通士卒的家眷,也都被官府统一安顿与他县军队之侧。林书成告知他们,他们的家眷有官府看护,需要他们悍不畏死与赵军作战。战死、胜利,其家眷皆有重赏。如果投降我们,家眷则不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