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汉未央 > 第七十四章 玉成

第七十四章 玉成(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哪里来的什么喜?”,桓温嘴角一撇,回了司马昱道,“就这点小事,天子还让会稽王爷你亲自出马,跑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宣诏,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依我看桓太尉,什么都好,唯一不足就是太过谦逊”,司马昱明知桓温不满,只得硬起头皮顾左右而言他。

这哪里是什么不足,分明在褒扬!

不过司马昱这么一说,倒勾起了桓温的兴致,于是笑道:“王爷,我之为人,自己最清楚不过了,什么张扬跋扈,什么举止自专,套在老夫头上都还说得过去,偏偏谦逊二字,老夫倒不常写”。

司马昱在心里只差骂桓温是拥兵自重的乱臣贼子了,嘴上却陪着笑道:“太尉此言差矣!方才你说荆州是穷乡僻壤,可本王一路走来,处处皆是桑烟稠密,太尉刺荆州才几年,昔ri的战乱之地竟已大治,这份郡治之才,放眼大晋天下又有几人可与太尉比肩?”。

“我省得,放心吧,表妹是位好姑娘”,刘霄应道。

这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两个男人之间寥寥两句对答,算是一种承诺?

而他们此时提到的女子,正好也在推窗仰望一轮皓月。就在今ri,母亲把什么都向她和盘托出,当今皇太后都已点头,再不会有什么意外。

这回,可是当真要嫁了?那个人,是否也情同我心?

三ri后,天子诏书至会稽郡山yin县小东山,除谢弈长子谢泉为广陵郡she阳县令,赐婚与江州刺史桓云之女桓媛,并诏令谢泉携谢家老幼移居建康。

“原来王爷说的是这个”,桓温明白了司马昱的马屁之意,想了想,回道,“荆州大治,却不是老夫之功。有昔ri大司马陶侃刺荆、江二州时打下的底子在,老夫是不敢掠美的”。

桓温口中的大司马陶侃,即为符节御史陶悦的父亲,那是在平定王敦兵乱中立有大功勋的人。王敦之乱既平,但其兄王导却仍以丞相之职领衔中枢,时肃宗明皇帝司马绍表面依然倚重王导,实则深忌之,因而大用江左顾荣、郗鉴、陶侃等人,俱委之要职,借江左士人和寒门才俊制衡中枢的王导。

这段典故司马昱相当清楚,可他猜不透桓温旧话重提的用意,因为在前大司马陶侃身上,可供联想的实在太多。

既然一时半会猜不透,司马昱干脆不再做揣测,另起一头道:“桓太尉,本王此番来荆州,除了贺你位进八公之外,还有一喜同时带了过来”。

五ri后,天子诏书至荆州,进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桓温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余官不变。

“桓太尉,恭喜啦!”,宣完诏,会稽王司马昱贺道。

本来,依司马昱的私心,他压根儿不想来荆州,朝廷不是不知道桓温想要的是什么,不敢给,又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只好虚晃一枪,迁了他做“八公”之一的太尉,仅论禄位不论职权的话,也算位极人臣了。

一早起来,桓温得报说天子使臣到了,而且来的还是辅政王爷司马昱,份量足够重,因而以为这次诏书封的是豫州人事,不禁喜上眉梢。

不料听完诏书,根本就没提半点豫州的事,反而给他进了太尉之职,桓温又气又好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