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汉未央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独占鳌头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独占鳌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四月初的建康也颇不宁静。

自从晋军收复关中,而朝廷一直未曾封赏桓温和刘霄等有功之臣,聪明些的人已经从中看出了些门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纸终究包不住火,一条消息或明或暗的名流显贵当中流传开来——大晋,要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官职革新。

等到豫州刺史桓冲入京,尚书令褚歆亲自将其接入府中小住,这条消息传得更烈,弄得建康城中几乎人尽皆知。

与此同时,褚歆几乎将尚书省中的全盘事务扔给了左仆射顾悦,和刘霄辍朝在府,与桓冲三人成天聚于褚府书房闭门相商。

大晋升平四年夏初,一场轰轰烈烈的更化改制拉开帷幕,后来的史书中称之为“升平改制”。

此举意义之深远,其影响甚至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四月初,帝诏太尉桓温、尚书令褚歆与尚书右仆射谢朗总揽更化改制事宜,并诏太尉桓温即刻返回京城建康。

桓温当然不会来。不仅没来建康,反而与朝廷闹出一场小纷争。

他意,应先行迁都长安之后,再行更化改制一事;而朝廷的意思,先要理顺更化改制当中的官制革新一事,把能做的做到前面,这样迁都长安之后朝野当即能够正常运转。

十日后,一份草案由褚歆领衔,桓冲和刘霄署名,三人联袂入宫面见天子呈上,草案的内容为“四省六部一台一寺一府”以及台阁的拟定人选。

草案中提议,改授太尉桓温为大司马大将军,进台阁首辅;尚书令褚歆现职如故,进台阁次辅;中书令刘琰现职如故,以中书令之职入台阁;改任豫州刺史桓冲为门下省侍中,以门下省侍中之职入台阁;改任尚书左仆射顾悦为户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入台阁;改任扬州刺史王述为兵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入台阁;改任尚书右仆射谢朗为吏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入台阁。

是以为七人台阁。

改任徐、兖刺史郗愔为刑部尚书;改任门下省侍中袁真为工部尚书;迁任太尉府长史谢安为礼部尚书,加上入台阁的户部尚书顾悦、兵部尚书王述和吏部尚书谢朗,是以为六部之长。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还是刘霄和王猛二人从中两方周旋,最终桓温采用了一条折中的办法,上疏天子称年岁渐长不耐舟车劳顿,遣其五弟桓冲代替他入建康参与官职革新重任。

什么年长不耐舟车劳顿,这样的鬼话朝中没有几个人相信,包括刘霄在内。

不过桓温不便明说的原因建康城中人尽皆知,建康不是荆州,也不是长安,换句话来说,桓温何尝不畏建康如虎穴,岂肯轻易以身涉险?

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桓温不来建康,虽于理不合,但情有可原。

不来就不来吧,好歹有桓冲顶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