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汉未央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寻破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寻破局(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时的谢安作为谢家族主,已经在世家大族当中失去道义,再要出头安抚大族,行各方劝和之事,可能吗?信义不存,有几人会相信于他?

“郗公的意思是,皇太后并不赞同谢家小子提议的更化改制?”,庾柔脑海中灵光闪过。

“谬矣!”,郗愔笑道,“还是我弟郗昙说得好,谢家小子折腾的更化改制对朝廷有大利,皇太后焉能不肯?所谓事缓则圆,太后之所以召谢安入朝,图的是牵制谢家小子的锐气,不致让他行事偏差太远!”。

“原来如此!”,庾柔明白过来,“皇太后定的这个人选,还当真如神来之笔,谢朗一味向桓温投怀送抱,只有搬出谢安方能制得住他”。

“什么兵部尚书,进台阁,谢朗稚气未脱,桓温只当他为冲锋陷阵的鹰犬,可笑小儿仍不自知!”,郗愔极尽讥讽鄙夷之能事。

庾柔闻言笑了笑,深以为然。

“王公,二郎毕竟年轻,这两年顺风顺水惯了,骤登高位难免有些忘乎所以,我这个做叔父的岂能眼见他败族乱国?”,谢安沉声道。

刘霄不是偏执的人,念头转得很快,破秦之后步子迈得有些急促他并非不敢面对,权衡再三,他起意对谢安道:“叔父教诲得很是,是我太过心急了。但是正如王公方才所言,更化改制万不可半途而废,太后和陛下既已定下决心,则大晋不能将回头路再走一遍”。

“好生权衡,直取不行,不会迂回从之吗?”,谢安问。

刘霄和王猛相顾一笑,不约而同放下心来。看来叔父谢安反对的并非更化改制本身,持有异议的,仅为达成更化改制之初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徐州,京口。

谢安出任礼部尚书,但从礼部尚书的执掌来看,并不见得权势有多重。礼部不说可有可无,但相较吏部、兵部,甚至户部和工部都差得太远。

正因如此,徐州治中从事庾柔一直对这条并不起眼的任命未加留意,要不是刺史郗愔方才提起,他几乎将谢安这个人忽略过去。

但不管怎么样,谢安还是从荆州得脱,赴中枢任职,想那桓温不是一直对谢安深为忌惮的么?这次怎会如此轻易放飞鸟出囚笼?庾柔随后心中生疑。

郗愔也曾有此疑问,还是任职青幽刺史的弟弟郗昙给出了颇有见地的说词。

郗昙对其兄长说,此一时彼一时,因为刘霄力促桓谢为盟,桓谢两家联手推动伐秦,并鼓动大晋迁都长安,再加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更化改制,谢家已经避无可避的充当起桓家的马前卒,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

治中从事庾柔怀揣一札建康书信疾步入刺史府来见郗愔。

“郗公,建康城中终于偃旗息鼓了!”,一见郗愔的面,庾柔当即面露喜色道。

“听说谢安入京了?”,郗愔没太理会庾柔的喜讯,另起一头相问。

“不错,前几日和那秦国降臣王猛一并入的京”,庾柔虽不明就里,迟疑片刻后还是肯定答道。

“终归太后为明眼人”,郗愔展眉道,“听说,谢安出任这个礼部尚书,实为皇太后授意于褚歆才得以成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