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汉未央 > 第一百五十二章 谁为贼

第一百五十二章 谁为贼(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事实果真如此么?眼下桓谢两家势大不假,当真就无人与之相争?

消息传到京口时,徐兖刺史郗愔心里头一股无名怒火中烧。

朝廷,竟然撇开他任了谯王司马恬为刑部尚书,虽三品之官,和一州刺史相比差的太远,但回过头来说,按照新颁的官秩,放眼大晋朱袍者又有几人?

这还并非郗愔感到最为火大的事情。

据传闻,桓温原来所掌控的荆州、江州和豫州,以及新近收复的关中,还有原本王述治下的扬州,已经着手废除刺史一职,州设州牧,郡设太守,在地方上还政于州牧、太守,不再授予文官都督军事之权。

褚太后既然没有意见,皇帝司马聃便大笔一挥,在中书省呈上来的草案上龙飞凤舞写下一个准字,又让内史令张籍取出传国玉玺落印,然后退还给尚书省礼部遵诏执行。

半月后的朝会,几十年间建康太极殿中从未有过今日这般整肃。

大司马大将军、台阁首辅桓温着黑纱玄服,悬紫绶,领衔四品以上京官鱼贯而入。

包括桓温在内,七位阁臣一水儿外罩黑纱,居大殿左侧首排入座,阁臣身后为尚书省六部官员;御史中丞顾悦和大理寺卿蔡邵,以及中书令刘琰、侍中桓冲居右侧首排,他们身后为御史兰台、大理寺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

刘霄一身朱红袍服,罩黑纱,以正三品的官秩悬青绶,那张年轻俊朗的面容在一帮三品以上高官当中相当惹人注目。

并且,还听说台阁最近又有新的动议,要迁桓温二弟、新野太守桓豁为征东将军,驻洛阳,署理长安以东的洛阳、河东郡也就是现在的宋国,以及豫州等地军事。

再迁谢安的六弟,会稽郡太守谢石为征西将军,驻扶风郡,署理长安以西的秦州、雍州军事。

今日的朝会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因为北伐收复关中因功叙赏。

因事关阁臣本身,怎么个赏赐法皇帝事先并未交由台阁商讨。草案台阁当然提过,至于允不允,不允的话又如何改,皇帝随后没有另行与台阁通过气。

不过总有人预先知晓了内情,比如台阁首辅桓温,台阁次辅褚歆,比如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霄。

诏下:改封大司马大将军桓温为郡公,赐国号宋,封地河东郡,食邑万户;封兵部尚书谢朗为郡侯,赐国号汉,封地安定郡,食邑五千户。

这一消息不久传遍建康城中市井街头,百姓们皆以为桓温和刘霄两个众望所归,同时无不暗中咂舌,只道桓谢两家势大,天下大族莫与之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