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 第0029章 榆关风云(八)

第0029章 榆关风云(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如果说他们还有后续动作,这几日里怎么没有游骑过来了?”李诚中有些不解。

“契丹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和咱们接过仗,就此撤离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冯道解释着,“另外,这些时日来,仍然没有一个百姓从关外逃过来,说明契丹人的营地还堵着外面的通道。”

对于冯道的眼光和判断,李诚中已经越来越信服了,因此他在练兵的时候要求更加严格,和几个手下军官说话的时候,也时常把契丹人就要来了的言语挂在嘴边,时刻提醒大伙儿一定要加倍警惕,万万不能松懈。同时,他让王大郎向更远的外围开始查探起来。

就在李诚中加紧准备的时候,契丹人已经拔营离开了榆关,他们顺着玄水的下游,趟过清浅的玄水支流,向北行了三十里,来到一座营地。这座营地位于水边,大大小小的皮帐加起来足有上千顶,铺满了整片草场。在营地正中,立着一座巨大的帐篷,无论是帐篷外延伸出来的巨大细绒地毯还是帐篷顶上插饰的珍贵鹰羽,都透着一股奢侈的华丽,显示着帐篷主人尊荣的地位。

在榆关城下和李诚中对峙了片刻的契丹大胡子带领手下来到营地旁,匆匆忙忙搭起营帐,然后自己赶到了大帐之外,请求入内。

面对敌人,紧张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但紧张到无法将手中的木枪刺出,在临阵的时候是会要命的。为此,李诚中又将这些枪兵分成两拨,其中一拨扮演假想敌,也就是契丹人。他让士兵们在地上用土堆建了一些一人高的高台,模拟城墙的垛口,让一组两

名士兵站在高台一侧,让扮演契丹人的士兵举着盾牌跳上高台,模仿契丹人登城。

演练得多了,士兵们逐渐适应了这种击刺,也不再紧张得刺不出手中的木枪。但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士兵们一见扮演契丹人的同伴露头,便会忍不住刺出木枪,根本不等敌人全身暴露出来。李诚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凡是没有达到预定效果的小组,便要求加做三十个俯卧撑。

刀盾兵的训练李诚中没有过多干涉,他奇怪的看到周砍刀去找民夫营制作了十面大木盾,这种木盾足可罩住大半个身子,需要双手一起才能举起。然后他看见这些顶着木盾的士兵玩起了相互顶牛的游戏,琢磨了片刻,才恍然明白了周砍刀的思路,不禁一笑。

弓箭手的训练主要是开弓发力的问题,至于准头,倒是没太大关系。孟徐兴和焦成乔找了一些木桩,放在十步开外,要求这些新兵射出的箭矢必须扎在木头上。好在这二十名士兵是在甲都、乙都中优先挑选的关外牧民,平素大都射过箭,这一项很快就都过关了。然后两人将他们召集到了要塞处,开始练习按区域投射箭矢。因为每一片区域的目标都很大,所以准头问题不用太过担忧,这些新兵找到感觉后都基本能射到指定区域内,形成一道略显稀疏的箭幕,相信假以时日,效果会更好。

就在榆关内大练兵的这几天里,契丹人每天都派出游骑前来探察。这些游骑一天出现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远远的离榆关大概三、四百步的距离上,观瞧片刻,然后掉头离开。

孟徐兴和焦成乔头一天的时候还向李诚中请命,骑上民夫营拉车卸下来的马,冲出城去挑战。这两位是关外游侠出身,自负武勇,骑术箭术都很是了得,想要捉几个活口回来。但契丹人根本不接战,见到两人骑马出城后,便远远的兜开。两人骑的是拉车的马,比不上契丹人正经的战马,因此根本追不上,出城挑战了两次无果后,便干脆泄气的不再请命出关了,只是加紧训练手下弟兄。

等到关门终于固定在关口处,正式封堵上关门之后,契丹游骑再也没有出现过。隔了两天,李诚中派王大郎和孟徐兴、焦成乔两个出去打探,却发现十里外的契丹军营已经不在了。

契丹人就此撤了?李诚中有些不敢置信,招来姜苗、张兴重、周砍刀等军官商议了一番,大伙儿对此完全摸不着头脑,他便又去问冯道。

冯道想了想后告诉李诚中,契丹人的主营地应该还没有动过,很可能还在原地,或许是酝酿着更大的举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