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 第0430章 决战上党(二十)

第0430章 决战上党(二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重甲枪兵突刺后,第二排快步猛冲,越过第一排进行突刺,紧接着是第三排……整个突刺过程犹如车轮滚动。

拦截的三王联军步卒得到出击命令的时间比较仓促,所以队形保持得不如燕军,在燕军的重甲突刺下,很快就溃散了。不过他们也给后续的拦截部队争取到了一定的时间,随着燕军的继续突击,周坎发现攻击速度明显放缓。

燕军重甲厚实,冲击队形又比较整齐,在阵战中明显占优,两军交锋之处始终能够保持着不断突破的架势。但三王联军个人战力是非常强悍的,小队之间的配合也异常娴熟,所以始终能够保持着拦截线不被彻底冲垮。

等到周德威亲自赶到之后,三王联军的作战方式出现了变化,周德威指挥联军从两侧缠绕燕军,不停对燕军保护侧翼的刀盾兵实施横击,有效的迟滞了燕军的突围势头,不少燕军军士落单之后便被迅即围杀,凡是跟不上大队、或者不小心被分离出来的燕军军士都战死在了这里。

李嗣昭当即立断,下令大军发动猛攻。军士们呐喊着冲过壕沟、移去鹿砦、砍断绊索,进而努力推到寨门,却发现燕军大营已经人去营空。

燕军是轻兵而出的,所有辎重器械全部抛弃在原地,除了那些投石车、弩车等大型器械被破坏殆尽外,粮秣、牛羊、帐篷、木柴、绳索、毡毯等等物资全部完好的留存了下来,营中许多地方还洒落着零零碎碎的铜钱和金银等物。

李嗣昭所部的郑军本来源自老河东军,老河东军根深蒂固的劫掠习性也彻彻底底的保留下来。见了那么多好东西,郑军的各个军头们早已经红了眼珠子,不需李嗣昭下令,纷纷指挥本部疯狂抢夺。

郑军从北,韩军从南,两军如蝗虫一般蔓延开来,逐渐在接近中线附近相遇。紧接着,郑、韩两军的军士开始剑拔弩张,形成了严重对峙,终于在一处屯满了粮食的粮寨中爆发了激烈的厮杀。双方各不相让,啥时间各有十余名军士横尸当场。

争斗由粮寨处开始扩散,双方各有上千军士混战在多处地段,战况之激烈,远超攻打燕军之时。直到李嗣昭和李嗣源赶到,双方才暂时罢手,各自后退,却始终紧握兵刃,怒目相视。

郑、韩两军在平丘大营内争斗之时,周坎已经率部南撤了约莫二里多地,一想到能够带着这三千多军士冲出包围,他就欣慰不已。区区财货而已,丢了就丢了,与襄垣和潞州城内堆积的军辎相比,这点东西毫不放在周坎眼中,却可以拿来掩护自己撤退,这笔买卖很值!

再有二里地就能冲出南沟河通道,抵达郗家烟村,到时候与赵在礼回合,仍然可以继续以襄垣为依托,迟滞三王联军的进攻。这时候周坎还不知道武乡已被己方攻占的消息,他的盘算仍然是尽量拖延和争取时间。

忽听一阵梆子声响,旁边的山岭沟壑中冲出一彪敌军,迎头向燕军兜了过来。这股敌军并非骑兵,所以周坎毫不畏惧,略略停顿了歇息片刻,收束好队形后就直接冲杀上前。

周坎的目的是要冲出重围,所以队形一直保持着攻击姿态,前面是正规的妫州军战兵,打头的是重甲枪兵开道,两个侧翼是刀盾兵掩护,中间是轻甲弓弩营,两千多补充营军士则尾随于后。

攻击顺序是弓弩营首先放箭,然后重甲枪兵突刺,两个侧翼交由刀盾兵遮护。第一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