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代国那些年 > 第二七四章 詹代新政

第二七四章 詹代新政(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韩枫道:“帝都的军队从去年起就停了垦田,每天都在操练,随时准备上战场,新兵入伍,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参了军的人,便完全要靠民间收缴的粮食来养活。八万石粮食,能养活新增的五万人么?我们和平沙城的城中一般有五万士兵在城里,每年城中屯粮五万石,但同时我们的士兵是有屯田的,而且军队屯田种出的粮食,全部自用,仅这一项,每年也有六七万石,所以朕敢断言,你们算出的数字,不仅粮食算多了,连人也算多了。”

本书读者群:294/816/910

翌日,严奉川的刺客依旧没有出现,但一封邸报却改变了众人关心的重点。那邸报上讲,帝都詹代提高了税赋,同时也扩大了征兵的范围。

原本的税赋是二十抽一,如今一下子涨到了十八抽一;原本征兵的限制是十六岁到五十岁的成年男子,为独子的还可以额外照顾,但如今却改成了十四岁到六十岁的成年男子,包括独子在内统统都算。

整整一个白天,众人都围坐在冢宰郎天野和司徒郑文博身边,看他们计算着帝都政策变化对詹代的影响。郑文博果然不愧“文博”二字,再加上此前曾管理过整个锋关芒城的税收,算起事情来,他思路清晰,且旁征博引,往往在郎天野还瞅着文案找资料时,郑文博便已报出了准确的数字。

但饶是如此,郑文博也不可能把帝都周围所有郡县的税收人口全部记得一丝不差,在众人齐心合力一起帮着找齐了数据之后,他按照自己多年从政的经验,大致估算着民户的收入以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尽量做到减少偏差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郑文博是个极谨慎的人,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他绝对不会说,因此人们对他口中报出的数据都给予了普遍的信任。韩枫仗着有白童在身,在旁默不作声地心算,得出的数字也与郑文博所讲基本一致。

由于詹代政令不下江南,即墨城主也在近些年对代帝的话置若罔闻,故而这次的影响范围估计只在帝都附近……即便如此,在这一道政令之后,詹代的税收将上涨一万两白银,换成粮食则是十万石;而参军的男子则会多出五万人。

这是按照当下粮食的价格换算的结果,十万石粮食对并不算粮产丰富的锋关芒城而言,那便是一个离都了,这是个足以决定战场胜负的数字。可是就在众人心中忧虑之时,韩枫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不对……不会有这么多。”

郑文博苦笑了一声,这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这会儿早已顾不上殿前仪态,他忙了一天,整个人接近虚脱,没想到一时的“偷懒”却换来了圣上的一句质疑。他抓起算盘边上的手巾擦了擦额头汗水,对着芒侯质询的目光,肯定了韩枫的说法:“如圣上所言,这……这的确是帝都最理想得到的效果,但应该不会有这么多。”

芒侯看着自己的手下有些无奈,他对于算这些并不在行,不过就着韩枫的话想下来,也明白了一些:“这么多银子用来买粮食是绰绰有余的,即便粮食提价,也能勉强应付。不过少了五万人耕种,粮食的产量也会相应下降。按照詹代如今的粮产来算,每年可供买卖的粮食只有十二万石,少了五万男丁劳作,可供买卖的粮食就会下降到八万石左右。咱们算的粗略些,就当帝都把这八万石都买下来……”

韩枫耐着性子等芒侯讲到了此处,又微笑着摇起了头。这一下子就连芒侯也出了汗,虽说韩枫是他手下的傀儡,但他也清楚明白,这个傀儡在很多方面甚至远胜在场之人。芒侯收敛了傲气,虚心地等着韩枫来讲解,同时詹仲琦则向自己的侄孙子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